信息详情
夏季食品安全预警提示
[查阅次数:次]  [发布时间:2018年05月24日]
     夏季气温高,病原微生物繁殖活跃。食物品种、食物储存条件相应发生变化。不良饮食习惯,食物储存不当或误食不安全食品均容易引发食物中毒。为防范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,确保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发布夏季食品安全预警提示。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。夏季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,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。食物要煮熟煮透,隔夜饭菜必须冷藏保存,使用前确保未腐败变质,并加热彻底后方可食用。注意甚食生菜凉菜。
     预防山野菜等植物性中毒。如今,山野菜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。专家提醒,在享用原生态、绿色的天然美食时,要把握好食用量,不轻易食用自己不了解、没有食用过的山野菜和野蘑菇。要小心预防山野菜等植物性中毒。
     预防发芽马铃薯中毒。土豆在萌芽时期,因芽内含有毒物质龙葵素,摄入后易引起中毒。应注意把土豆储藏在低温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,不使用发芽和青皮土豆制作菜肴。家庭食用青皮土豆时,应完全削去0.2厘米以上厚度的皮肉并煮熟煮透,烧煮时加入少许醋,能够破坏毒素。
    预防毒蘑菇中毒。购买蘑菇等食品时,应到正规的超市、农贸市场采购,不在散商游贩处随意购买,并保存好购物凭证。同时,要提高野蘑菇的鉴别能力,不随意采摘野蘑菇,尤其是不采购、不制作和不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。
     预防农药残留引起中毒。夏日蔬菜虫害大,菜农使用农药频率高,采购蔬菜时要闻一闻蔬菜是否有农药味,避免采购农残大量超标的蔬菜。对能趋疲的蔬菜应先去皮后在食用,蔬菜清洗前先用果蔬洗涤剂浸泡10-15分钟,或用自来水浸泡30-60分钟,用清水冲洗干净,降低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量。
     预防亚硝酸盐中毒。腌制的酸菜腌菜中,随着气温的升高,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,一次性食用过多或食用已变粘的酸菜咸菜,容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。
     预防四季豆中毒。四季豆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、皂素等天然毒素,这些毒素要加热到100℃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,所以加工四季豆要烧热煮透。
     预防河豚鱼中毒。河豚鱼有很强的毒性,公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,不购买和食用河豚鱼。误食河豚鱼后,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,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。
     严防毒性药材和变质食物进入餐饮服务环节。各餐饮单位严禁使用草乌、附片等毒性药材加工、制售食物。要及时清理过期食品原料,严防编织视频引发食物中毒。
    选择安全的就餐场所。在外出就餐时应选择取得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或《餐饮服务许可证》的餐饮单位,就餐后如出现食物中毒症状,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。